近日,《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2016-2018年)》及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五個行動計劃正式印發實施。其中,作為五個行動計劃之一的《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行動計劃(2016—2018年)》(以下簡稱《去庫存計劃》)提出,根據各地商品房庫存規模和房地產市場實際,將全省城市分為四種類型,實行“一類一策”去庫存政策。清遠與佛山、惠州、中山等4個城市,因為庫存規模大、需求旺盛,被列為一類城市。
根據《去庫存計劃》,新政包括鼓勵到廣深周邊購房、降低首付、降低建設成本、住房保障貨幣化、調整房屋套型結構、培育住房租賃等多方面著手。并要求各地在3月底前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那么,該新政對清遠樓市去庫存究竟有哪些影響?
支持跨地區購房
清遠或“組團”到廣州推介
《去庫存計劃》明確指出,要加快推進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建設,加強各城市軌道交通的互聯互通。完善城市外圍地區交通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重點加快推進廣州與清遠、佛山,深圳與惠州、東莞的軌道交通網絡銜接和建設,為支持跨地區購房、滿足住房外溢需求提供便利條件。各地要加強城市公共資源均等化配置,在庫存商品房規模較大、庫存項目相對集中的區域內,整合庫存項目間公交站點、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實現功能共享。
今年“兩會”期間,清遠副市長李新全明確表示,廣清城軌將于明年通車,二期有望直通廣州市區,北延連接武廣高鐵,再過北江到清遠老城區。
據了解,清遠市區樓盤多年來已經成為廣州市民購房的重要選擇地,近幾年來,有三分之一的新房被廣州人買走。龍塘是石角鎮兩鎮作為廣州人在清遠購房的主要選擇地,商品房網簽成交量占了市區的近三成。
據了解,清遠將啟動廣清之間7條急需打通對接的“斷頭路”,今年將施工三條,所有道路將在“十三五”期間全面完成,并將逐步拆除廣清國省道之間的收費站,打造兩地無障礙無收費公路,更加方便在清遠購房居住的廣州人。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開始組團到廣州宣傳推介賣房。據相關權威人士透露,清遠將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并向周邊省市宣傳推介清遠宜居優勢,達到去庫存目的。
允許調整房屋用途和結構
《去庫存計劃》明確規定,在規劃條件許可前提下,適度允許庫存房地產項目調整房屋用途、套型結構。在不改變用地性質和容積率前提下,允許在建商品住房項目適當調整套型結構。還支持各地政府出臺政策,引導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庫存工業、商業地產改造為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將庫存商品房改造用于扶持養老、旅游等事業發展。
據了解,為鼓勵清遠電子商務發展,清遠支持一些商品房項目整體改造為電子商務產業園,獲批改造的企業可以獲得一定的補貼。對此,一地產資深人士認為,市區一些商業項目或者公寓產品項目如果庫存多,可以申請改造,“引進一些企業進駐,做旺項目,在此過程中進行銷售,進行帶租約形式出售,或許可以起到快速消化的效果”。
此外,由于消費群體和需求發生巨大變化,清遠一些樓盤大戶型滯銷,對此,該為人士認為,可以利用現有政策,適當將戶型改小,從而降低總價,達到銷售目的。
投50億建省職教東城樓市能否迎新機
一直以來,東城被市民公認為配套最欠缺的片區之一。而房地產項目卻是市區最為集中的區域,僅方圓3平方公里以內,在售項目將近20個,大多數項目一路之隔。而且大盤林立,容納人口規模動輒3000戶以上,目前預估可售商品房七八千套。
此次《去庫存計劃》中涉及到東城建設:在接下來的3年,省政府將投入約50億元,推進省級職業教育示范基地(清遠)首期工程建設。據了解,2月底,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財政職業技術學校等5所院校正式啟動建設。加上此前引進的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和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以及清遠市職業技術學院等,在省職教基地的高職院校達近10所。
屆時,預計師生容納規模七八萬人,東城或將能“近水樓臺先得月”,成為清遠城市擴容提質和人口素質提升的最大受益者。此外,廣清城軌有望過江至省職教,未來東城發展將迎來重大機遇。
棚戶區改造貨幣安置兩年可為樓市釋放5%新需求
縣市區去庫存壓力大于市區
全市去庫存需28個月,市區只需24個月
根據《2016-2018年廣東省去庫存任務表》,清遠商品房現狀庫存面積為1378萬平方米,居全省第四。數據顯示,去年清遠市商品房成交近600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比上年增長29.1%,是建市以來房子銷售面積最高的一年。
盡管如此,清遠市長郭鋒早前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去庫存壓力很大,“清遠樓市現有庫存需要28個月才能消耗完畢,‘去庫存’是清遠樓市近年來的首要任務。”
那么作為清遠供貨量最大的市區(僅包含清城區、高新區)去庫存的壓力如何呢?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5年的7年間,共批準預售商品房面積2189.66萬平方米,194895套;其中商品住宅1949.39萬平方米,168892套。在此期間共銷售商品房1485.86萬平方米,133886套;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約1422.18萬平方米,121715套。
按此計算,未售商品房面積703.8萬平方米,61009套,其中商品住宅未售527.21萬平方米、47177套。按照市區近幾年平均每年24000套左右的銷售量計算,未售量需要2年左右來消化,遠遠小于其他各縣市的庫存量。也就是說,清遠市去庫存任務,各縣市要比市區的壓力更大。
據《去庫存計劃》目標任務,到2018年底,清遠市商品住房去庫存任務為50萬平方米,全省并列第二;非商品住房去庫存任務為50萬平方米,居全省第三;去庫存任務合計100萬平方米,居全省第四。屆時,去庫存周期要基本控制在16個月以內。
《去庫存計劃》還要求加大棚改安置和住房保障貨幣化力度,打通商品房與保障房通道。對此,清遠去年12月底出臺了《清遠市政府購買棚戶區改造服務管理辦法》和《清遠市棚戶區改造購買安置房管理辦法》,明確提出清遠市區棚戶區改造實施安置貨幣化、公租房保障方式貨幣化政策。
根據規定,2016年和2017年,清遠市將投入23億元,采用政府購買主體向承接主體購買住房保障服務的模式,安置棚戶區改造中需安置的拆遷戶。2016年、2017年購買棚改服務的資金總量分別為13億元和10億元。據了解,近幾年清遠全市商品房銷售總額平均每年在200億左右,也就是說通過棚戶改造,將有可能為樓市釋放5%的需求。
那么房地產項目可能收益最大:《管理辦法》規定,安置房源戶型主要為2—3居室,建筑面積在50至150平方米不等的住房;采購價格方面,應按照市場價格來確定房源價格,上限按建筑面積計算不超過4000元/平方米。
■樓市利好再盤點
產業發展發力,經濟增長潛力大
居住用地供給5年來最低
產業用地供給達歷史新高
■數說
據清遠市國土資源局及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公布的數據,清遠市區(僅包含清城區和高新區)去年一級市場居住用地只有約40.29萬平方米,同比降幅達53.47%!是近5年來一級市場居住用地交易最少的一年
2011年出讓面積超過220萬平方米
2012年出讓面積81.6萬平方米
2013年出讓面積近236萬平方米
和住宅用地交易大幅減少相反,一級市場工業用地及其他產業用地成交面積大幅增加,去年市區成交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加上清新區,共320多萬平方米
2014年三區成交用地達240萬平方米,而2011至2013年總共成交面積還不到230萬平方米
從供給側來看,未來壓力會持續減小:住宅用地供給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用地的產業類型發生很大變化,前幾年多集中在陶瓷、有色金屬等方面,而近兩年多集中在高新區、廣清產業園等,很少有建筑陶瓷類,多屬于高附加值的成品如潔具類,還有高技術材料,以及第三產業用地,尤其是旅游娛樂用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投資將達數百億元的長隆森林公園。
“從工業用地成交可以看出,清遠產業結構發生很大變化,高附加值的增加,且工業開始發力,未來幾年經濟增長潛力大。”胡剛分析認為,房地產業的發展根本還是來自于經濟的發展,清遠這幾年工業再一次發力,城市競爭力才能持續提高,才能有不斷有各種人才進入清遠。另一方面住宅用地大幅減少,可以緩解未來一段時間新增住宅供應量,緩解未來行業銷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