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湛江坡頭區1塊商住用地成功出讓,出讓面積37692.43㎡,由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以底價1.4135億元競得,成交樓面單價為1945元/㎡。
據了解,該地塊為湛江灣實驗室龍王灣研發基地的配套住宅區,項目相關規劃信息及效果圖已經曝光。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22648㎡,規劃總建筑面積72675.27平方米,規劃7棟住宅樓,2棟酒店式公寓,2000平菜市場和544個機動車停車位。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以下簡稱湛江灣實驗室)是廣東省政府2018年11月啟動建設的第二批廣東省實驗室。建設湛江灣實驗室是廣東省委、省政府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重大部署。湛江灣實驗室以湛江市政府作為建設主體,主要依托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和廣東海洋大學等國內知名央企、高校,規劃建設系列海洋功能研究中心、大型科學裝置、公共服務平臺、海上試驗場等。
其中,湛江灣實驗室龍王灣研發基地一期工程項目選址于湛江國家高新區海東園區龍王灣片區,科研園區規劃408畝,公寓區規劃56畝,總投資45億元。建設內容涵括總部研發大樓、實驗室、后勤保障中心、海洋生物科技大樓等設施。項目圍繞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結合湛江海洋基礎優勢,建設領域主要包括海洋裝備、海洋能源、海洋生物等,重點突出深海裝備、海洋牧場和軍民融合等方向,力爭打造具有國際和國內重大影響力的海洋科學城、創新高地,對湛江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具有重大意義。
龍王灣研發基地一期工程科研園區鳥瞰圖
湛江灣實驗室龍王灣研發基地總平面布置圖
湛江灣實驗室龍王灣研發基地、總體區位布局示意圖
湛江灣實驗室重點研究領域涵蓋深海裝備、海洋牧場、海洋綠色能源、智能船舶和海洋大數據等方向,致力打造具有國際重大影響力的一流海洋科研創新高地。
WGC2021004號地塊掛拍概況
據公告文件,WGC2021004號地塊位于湛江市海東大道西北側龍頭鎮莫村村仔路段。宗地面積為37692.43平方米,規劃土地用途為城鎮住宅用地、零售商業用地、公園與綠地、城鎮村道路用地。土地出讓年限為住宅用地70年,商服用地40年,其它用地50年。容積率>1且≤2.5,建筑密度≤35%,綠地率≥35%。起拍總價為1.4135億元,樓面起拍單價為1945元/㎡。
該地塊最低開發投資總額為1.0422億元。
宗地圖
地塊現狀
項目總用地面積22648㎡,規劃總建筑面積72675.27平方米,根據北區醫療產業園的專家及職工居住需求,與場地各項條件相結合,用地內規劃設計10棟建筑,圍繞中心共享園林,形成“一軸一核心“有序規劃結構,強調內部外空間的聯系,與周邊城市綠化空間形成有機的景觀體系。“一軸”以北側人行出入口為起點,形成南北貫穿的人行活動及景觀軸線,沿軸線串聯每一棟住宅建筑,實現很好的可達性和空間導向,強調開放性和通透性空間布局理念。“一核”空間布局以中心景觀為核心布局,實現每一棟建筑的景觀均好性,在小區內部形成“內聚”的庭院,建筑布局充分考慮項目城市界面的高低起伏變化,建筑從南向北依次遞進升高,形成鮮明的天際線輪廓,每棟住宅樓的主要朝向都能獲得較好的景觀可視性和良好的通風條件;在住宅底層設置架空層,加強場地綠化覆蓋、創造有利的場地通風和防潮措施。
項目規劃
建筑立面風格
建筑立面采用現代建筑風格,簡潔現代的,符合湛江氣候特征的、與周邊城市建筑基調相協調的,體現富有朝氣的生活氣息。避免單純的形式主義,在設計上更加強調功能,強調結構和形式的完整,更追求材料、技術、空間的表現深度與精確。以功能使用為出發,通過處理陽臺、遮陽、觀景、垂直綠化等問題同時形成富有韻律的建筑外立面機理。建筑外立面形成橫向的延展的建筑線條,擴大觀景視野,在建筑轉角及頂部形成弧線過度,形成動態、柔和的建筑印象,橫向完整貫穿的白色線條以及開放式的陽臺空間體現了熱帶地區的氣候的特征,并在底層設置了架空層,在底層形成通透、可滲透的外部空間,增強人與自然的溝通接觸。北側12層住宅作為小區主導建筑體,以及內部為開間式居住套型與南側住宅之間的功能定位區別,外立面強調韻律變化的同時,通過中部3層配套設施的有機組合,形成富有變化的建筑組合,強化了與公共配套實施之間的參與感。外立面材料的選用方面,結合現代純凈的外立面風格,立面色調以淺色為基調,采用灰白色真石漆作為主墻面材料,結合灰白色金屬格柵及百葉形成富有統一性的整體外立面風格。
建筑組成及規模
(1)1#、9#、10#樓為二類高層建筑,采用外廊式平面形式,防火等級為二級,,屋面防水等級一級;建筑高度36m(室外地坪至女兒墻)。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1#、9#樓12層,層高2.9m。10#樓5層,層高3.9m。(2)2#、8#樓為二類高層建筑,采用一梯兩戶的單元式平面形式,防火等級為二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一級,2#層數為9層,首層為架空層,標準層高3m,建筑高度28.8m(室外地坪至女兒墻),8#層數為11層,首層為架空層,標準層高2.9m,建筑高度33.0m(室外地坪至女兒墻)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3)3#、7#樓為7層多層建筑,首層為架空層,采用一梯兩戶的單元式平面形式,屋面防水等級為一級,采用種植屋面,建筑高度21.3m,(室外地坪至女兒墻),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4)4#、5#、6#樓為3層多層建筑,采用一梯兩戶的單元式平面形式,首層為架空層,屋頂采用種植屋面,層高3m,建筑高10.6m。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